全球这盘大棋,最近真是越下越乱。大国之间,一会儿剑拔弩张,一会儿又握手言和,搞得人眼花缭乱。就在这风云变幻的当口,印度这个南亚大块头,它的一举一动自然成了焦点。看得出来,印度人铆足了劲,想在大国夹缝里走出自己的路,既要战略自主,又要经济硬气。可这背后,内忧外患,压力山大。
三面下注的艺术
印度人玩外交,向来是实用主义的典范,总想在大国竞争的缝隙里,给自己捞到最大好处。这招儿,外人看着像“骑墙”,可如今世道复杂,这“骑墙”的功夫,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。你看,莫迪总理2025年8月下旬跑去天津参加上合峰会,这摆明了是要在国际上刷存在感,秀肌肉。
可紧接着中国要办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,莫迪却选择了不露面。这一手,既没让美国人彻底满意,觉得印度跟中国走得太近;也没完全满足中国人的期待,希望印度能来捧场。这就是印度外交的精髓,一种微妙的平衡。他们总能利用各种国际场合,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。
美国人一度把印度当成牵制中国的关键棋子,结果呢?最近美国却因为印度大量买俄罗斯石油,反手就给印度加了25%的关税。这下可把印度人逼急了。莫迪在跟中国外长王毅见面时,直接挑明了:中印是伙伴,不是对手。这信号,摆明了就是要拉近跟中国的关系。
印度驻俄罗斯大使也硬气得很,公开表示,新德里不会屈服于美国压力,俄罗斯石油照买不误。人家说得清楚,这是为了国家安全、经济和能源利益。中国外长王毅最近访问印度,跟印度高层聊得很投机,成果也不错。这无疑给印度在全球谈判桌上,增添了不少底气。
印度随即对美国也强硬起来,这背后,其实是他们急着想改善对华关系。毕竟,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,得找个支点顶回去。有人分析,莫迪不去看阅兵,就是想平衡各方,别把美国惹毛了。同时,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得顾着,不能让人说他“对华软弱”。但也有人觉得,印度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,有点太天真了,根本没看清自己的斤两。
矿山石油,谁说了算
印度经济要发展,可关键的矿产和能源,大头都得靠外面。这既是它腾飞的动力,也是它软肋。所以,印度现在拼命找替代方案,想自己硬起来。就拿稀土来说,中国在全球稀土和好几种关键矿产上,那真是“一家独大”,它的出口政策,能让全球供应链抖三抖。
之前中国限制稀土、锗、镓这些东西出口,就狠狠地反制了美国,搞得华盛顿的态度都软化了,甚至被迫降低了对华关税。那时候,美国军工企业都快哭了,生产停摆,一家无人机厂的订单都推迟了快两个月。
印度媒体当时看热闹不嫌事大,把中国用稀土反制美国的效果,称作“历史性机遇”,想着自己也能学着点,大力发展稀土产业,好取代中国。可现实骨感啊,印度稀土储量和加工能力,连美国都不如,想短期内变稀土大国?那简直是痴人说梦,前途渺茫得很。
印度的汽车和电子产业,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度高得吓人。之前囤的货都用光了,现在供应压力山大。好在中国最近松了口子,解除了对印度一些进出口管制,包括化肥、稀土矿物和大型盾构机。印度外交部的人都乐坏了,说这是中印高层会谈最重要的外交成果。
这些东西对印度可太重要了,修铁路、地铁、隧道,搞农业生产,发展高科技,都离不开它们。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得很谨慎,说具体情况不了解,但强调愿意加强对话合作,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。这暗示着中方愿意进一步沟通,但也划了红线:这些出口印度的物资,只能用于正常工业用途,绝不能用于军事目的。
再说能源,印度从俄罗斯买便宜石油的比例,从战前的1%,一下子飙到了现在的42%。这可给印度经济发展,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支撑。可美国财政部长跳出来解释,说之所以对印度加税,是因为印度低价买俄油,转手倒卖赚了大钱,美国觉得这种“套利”行为不能忍。
印度媒体可不乐意了,抱怨美国双标,说中国买俄油更多,咋就没受罚?印度也否认自己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,或者最大的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买家,更否认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军民两用产品。印度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,便宜的俄油能大大降低成本,所以他们才不愿轻易向美国低头。
换个圈子,路更宽
国际环境这么复杂,印度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老朋友们,加深跟中俄的联动,同时小心翼翼地处理跟美国的关系,目的就是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。有人觉得,美国对印度这么双标,印度就应该跟中俄走得更近。印度跟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,那真是命根子。俄罗斯长期以来都是印度“久经考验的盟友”,西方国家不愿卖的军事装备,俄罗斯都给。
印度一半以上的军事装备都来自俄罗斯,空军主力战机是俄制的,还跟俄罗斯联合研发了重要的巡航导弹系统。所以,印度觉得,要是损害了跟俄罗斯的军事关系,那简直是自毁长城,国家安全都得受影响。与此同时,印度跟中国在经济上,那也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关系非常重要。
中国伸出了橄榄枝,印度也积极回应,正在采取措施恢复直航航班,提供签证便利。听说中印直航最快9月就能恢复了,印度政府已经通知国内航司做好准备,还同意给两国旅游、商务、媒体人员提供签证便利。印度甚至同意2026年继续并扩大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朝圣的规模,这可是实打实的人文交流。
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,印度直接暂停了36亿美元的美制武器采购计划,转头跟中国聊起了无人机、雷达等技术合作。在国际贸易规则层面,在中国推动下,包括印度在内的金砖国家,在世界贸易组织里,一起反对美国单边关税,就是要维护多边贸易规则。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占全球36%,要是他俩能好好合作,那对亚洲安全绝对是“压舱石”的作用,边境管控、反恐合作、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些方面要是能有进展,就能大大降低地缘冲突的风险。
当然,中国在修复对印关系时,头脑可清醒得很,不会为了拉拢印度就做出重大牺牲和让步。我们期待印度能在边界问题等核心关切上,拿出更多诚意,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。如果印度能放下“骑墙”心态,看清国际大势,真心实意地跟中国合作,中方自然是欢迎的。但如果印度还是“说一套做一套”,那中国对稀土和盾构机等关键出口,可就要保持警惕了。
笔者以为
印度在全球大变局中的外交策略,真是充满了矛盾和权衡。它想战略自主,想经济发展,这个愿望很强烈,可架不住资源限制、大国压力,还有自己政策摇摆的挑战。关键矿产、能源和基础设施,都得靠外面,这让它在国际博弈中,很容易被拿捏。跟中俄关系升温,跟美国关系摩擦,都在逼着印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,想想谁才是真正的优先伙伴。未来的国际格局会变成什么样,很大程度上,就看印度能不能在战略自主、经济发展和各路大国关系之间,找到一个长久稳定的平衡点。这棋,还真不好下。
直接配资官网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